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三星的集團運作方式


我向來不買三星的電器,包括手機。倒不是有台韓的瑜亮情結,連番薯也要將之遣送出境的那樣子作。實是與他們做過生意,覺得他們做買賣不道地。簽的買賣合約明明我是出錢的買方,可是倒像我天生就欠他們錢似的。

那時的三星電子總裁是我研究所的前後期同學兼鄰居,訪問訪我公司時我跟他提起此事,他只是笑笑,彷彿這是心照不宣的秘密,我也明白了。我雖然沒有什麼影響力,也不至於花自己的錢去濟惡。


但是三星在各領域侵略如火,想來有他過人之處。而且三星電子這廿年來並不是風平浪靜的過日子,卻仍是不動如山,它過人的 resilience 有背後的原因-集團管理方式。現在這個集團管理方式要改變了,讓我們靜觀其變。

三日節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三,閩南語也叫三日節。閩南語的節發音有點像做字,小時候一直以為是要做些什麼事的意思。就是還有一個五日節,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三日節做什麼?從遠的說起,「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是黃帝的生日,據說也是伏羲的生日。在道教裏北方玄天上帝也是在三月三日生。,就是令狐沖鬥劍贏了武當掌門沖虛道長後說日後要去拜見的真武大帝。更早的有上巳節,是沐浴潔淨的日子。所以這個日子敬祖、去邪、潔淨的意思都有的。


在台灣呢,三日節與清明節是一樣的過法,習俗也是一樣,掃墓祭祖,兼寒食吃潤餅。只是海口過的是三日節,山線過的是清明節。網路上說泉州人過清明、漳州人過三日節,不對的。台灣泉州人多,到的稍早,所以先在最近抵達的岸邊定居下來,從鹿港以南一直到雲林都是泉州人。鹿港旁邊的地名還有同安十三寮,是泉州同安來的,命名方式也像,福建同安就有柏埔十八都,是南彰化海口人的原鄉。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花繁葉複丁香園


台灣的醫療產業一直受到台灣頂尖人才的青睞,持續投入上百年,造就了今日台灣的醫療產業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局面。

大陸的醫療起步較晚,也不是過去頂尖精英的最愛,所以資源相對欠缺。整體醫療費用只占 GDP 5.5%,在五年計劃中,大陸政府希望將此比例提升到 6.5%

然而匱乏是發展的原動力,世界上行動支付占總支付金額比例最高的地方在非洲,那是銀行完會不會多看一眼的地方。所以大陸的醫療搭上網路的商機之後,我覺得大有可為。


至於台灣,健保體系及醫療水準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在大數據、機器學習的加入後,發展預防醫療、精準醫療、遠距照護、長期照護等應該有相當的優勢,這比投入百無中一的新藥開發穩妥的多了。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膨脹的宇宙? -一、二、三、四,再來一次!

我讀研究所第一個做的研究題目是關於量子重力場論,後來雖然集中精力在高能物理的現象學,對於重力場論及宇宙論 (cosmology) 始終不能忘情。

那個年代,宇宙快速膨脹 (inflation) [1]的理論正在形成之中,那時滿耳聽到的人名都是 Alan Guth Andrei Linde Paul Steinhardt,這三個人也因此拿到了許多物理界的大獎。過去宇宙形成的正統理論 大概是這樣的:首先宇宙從無中生有,發生了大爆炸 (big bang)[2]。然後經歷快速膨脹的時期,進入比較和緩的膨脹期。1998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根據其對 Type I-a 超新星 (supernova) 的觀察,發表了宇宙還在加速膨脹 (accelerated inflation) 的結論。宇宙若沒有其它類物質或作用力,在快速膨脹期之後雖然會因慣性持續膨脹,但是因為物質之間彼此的重力吸引力,膨脹應該會逐漸減速。所以觀察到宇宙還在加速膨脹的現象顯示宇宙中應該還有其它物質或能量,它們的存在產生了重力的互斥力,讓宇宙加速膨脹,這就是黑能量 (dark energy)[3] 假說的起源。 說它是假說是因為黑能量還沒有偵測到,但是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這發現結結實實的拿了 2011 的諾貝爾獎。

大爆炸、快速膨脹、加速膨脹、宇宙微波背景幅射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4]、宇宙大尺度結構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universe)[5] 這些理論與實驗觀察再加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形成了 Lambda-CDM[6] 標準模型,這是過去關於宇宙的 標準模型1992 COBE[7] (COsmics background Explorer) 帶回來了宇宙微波背景幅射的資料,支持了這標準模型關於宇宙微波背景幅射的預測-它是各向同性的 (isotropic)、小有起伏的。

但是 2013 Planck Spacecraft[8] 傳回來關於宇宙微波背景幅射更精確的資料卻令人不安:1. 它是尺度不變 (scale invariant) 的。尺度不變這詞以前我們常在關於碎形 (fractal)[9] 的理論中看到。基本上是說如果你有一個倍率可以任意調整的放大鏡,你在任何倍率看到圖像的形式是類似的。以白話來說,宇宙微波背景幅射看起來太均勻了。如果宇宙經歷過快速膨脹這階段,而量子漲落 (quantum fluctuation) 又會在宇宙發展中必定產生效應-有些地方快速膨脹、有些地方嘎然而止,則今日所見的宇宙微波背景幅射必定不能如此均勻。2. 沒有觀察到快速膨脹所產生的重力波。宇宙快速膨脹會產生巨大重力波-這與 LIGO[10] 2015 年偵測到的重力波不同。LIGO 偵測到的只是兩個黑洞相碰撞所產生的重力波,而宇宙快速膨脹所產生巨大重力波規模遠大的多。Planck Spacecraft傳回來的資料不支持宇宙快速膨脹的假說。

所以一套已經叫標準模型的理論面臨危機。上一次一個叫標準模型的理論是高能物理中的弱電作用 (electroweak interaction),所有現在的實驗數據還在持續鞏固它、增益它的精度,快要變成理論 (theory) 了。那麼對於宇宙學的 標準模型怎麼辦?一個是繼續修補它,一個是另起爐灶,這正是科學界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 的典型徵兆。要修補它,要精細調整參數,也可能要增加看起來並不符合奧坎剔刀原則[11]的機制。而最重磅的批評是如果一個模型碰到什麼問題都能修,那就喪失了科學範疇內最重要的特性-預測能力。也有另起爐灶的努力,譬如宇宙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由前一個宇宙收縮到極小而重新反彈,如此就不必經快速膨脹而與目前觀察到的均勻異常的宇宙微波背景幅射圖像一致。

會怎麼發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看來一門學問的基礎理論,也可能被翻天覆地的攪動,一、二、三、四,再來一次!而這就是科學令人迷魅之處。



References: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ML) 是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的一個分支,近年來由於進展快速而異軍突起。我們已看到它在我們生活中悄然做功,譬如以前那此惱人的電子郵件全不見了。

我相信未來以這個技術範疇的各種單一功能會如雨後春筍般的一個一個冒出,但是多種功能的綜合判斷和執行還要好一陣子。由於軟體很難申請專利,這種單一功能的機器學習並不能創造持久的領先優勢。但是如果真正的綜合智慧-有本書叫它《大演算》(The master algorithm) -則人類社會將有相變 (phase transition)式的變化,而先達標者的優勢可能短期間內難以撼動。這是我相信的可見未來的圖像。

如果有無人自動駕駛的汽車,我會買,也會享受它所帶來的樂趣。但是我已對圍棋失去胃口-像是五子棋般,先下先贏一馬平川的索然無味。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已經開始入生活了。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東芝買家群像


東芝在我剛入半導體行業時與 NEC 還分居 DRAM 供應商的第二、三名,不久之後因韓、美、德、台製造商的急速興起,黯然的從 DRAM 市場倉促撤退。他們集團據云在那之前已投入 10B USD flash 的研發。所以在 flash 的市場興起時,意氣風發。後來又將 flash 在晶圓上蓋起高樓-3D NANA flash-重點是記憶體的容量大幅增加-原先是32 倍的增加,現在是 64 倍了,而製程只增加了四層光罩,成本只小幅增加。所以用 3D NAND flash 做的固態硬碟 SSD 預計在明年每位元的成本會低於傳統硬碟而變成市場主流。

它的重要性是 3D 的製程與摩耳定律都是半導體重要的經濟的動力。過去半導體要增加經濟價值,唯一的方法是製程微縮。但是業界今年已將進入 10 nm 的試產,極目天涯,可見的只有 7 nm5 nm3 nm 三個製程節點,再下去已經不好說了,因為有些分子的單位結構,譬如拓樸絕緣體的 Bi2Se3,一個單位就 6 nm 大了。現在的摩耳定律已經在測試人類操控單一原分子、電子的能力極限了。

3D 製程提供的是半導體另一條增加經濟價值的路徑,這條路看來還可以再走好一陣子。好比在蓋房子,原先只能蓋平房,現在可以蓋樓房了,每層還兩、三個單元,而且樓高還持續在長。很可能在未來半導體產業獨挑大樑,成為增加經濟價值的火車頭。這是為什麼三星說 3D NAND AMOLED是其「唯二」不放手的寶貝,而台積電也表示「密切觀察」競標大戲的原因。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網路與網頁

昨晚飯前關了電腦,飯後重回書桌前開機,網路斷線了!依照一般的復機程序,重啟了數據機和分享器,電腦的網路標幟還是掛著黃色警告標幟。障礙台說那邊看信號是有送到,但沒信號從家中出,只能報修。

這次中華電信回應的倒很快,晨起不久後就來電通知修理。年輕師傅也是熟門熟路的,見數據機的警告燈閃爍紅亮,二話不說,先拔下進來的光纖,然後接了一支雷射筆,就逕自往門外光纖的分流盒去了。分流盒就只接鄰居三戶。打開分流盒,果然見連接到我那戶的光纖側漏出紅光,是光纖破皮了。師傅剪斷破損的那一段,原先預留在分流盒中的光纖長度還夠,就只再裝了個接頭,接回插孔。我回家試了試,靈。師傅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說鄰居也報修。這一分流盒的線,恐怕都是昨晚老鼠磨牙給咬壞的。

從昨夜至此時,雖然不能說寢食難安,但也差不了多少。讀論文時有四篇參考文獻待查;兩張帳單沒繳;土產初出,還沒有網購孝敬長輩,一籮筐的雜事,全掛在心上。沒有光纖寬頻,只靠手機微弱的聯外能力,彷彿日子過不下去了。

我唸研究所的時候個人電腦才問市。網路麼,還是 BitnetInternet 的前身之一。我在學術專業的粒子物理領域中做理論,但領域中的實驗只有全球幾個大實驗室做,譬如美國的費米實驗室 (Fermi Lab) 或者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等。理論的研究成功與否的因素之一是能不能快速取得幾大實驗室的數據,管道有幾個:合作、演講與預印 (preprint)。與實驗團隊合作本身要名聲響亮,演講只發生在大的學術都會。預印指作者寫下論文提交期刊審核時,同時也發寄紙本給同行,以爭取時效-通常比期刊的正式刊行發表早半年至一年,像今日的arXive。取得學位後面臨的抉擇之一是能不能回台灣後還能持續做研究?畢竟台灣當時還是學術的邊陲之地,少有人會來演講、或者是花國際郵費寄紙本預印給你的。

但我終究選擇返回台灣,而且持續做研究下來了,原因是當時已有 Bitnet 上的電子郵件了。靠這電子郵件已經可以與國內外的同行較及時的取得聯繫。跟學校的電算中心申請電子郵件帳號,赫然發現我是除了電算中心主任之外的唯一使用者。但是靠這微弱的聯繫,已經能夠存活下來了!九O年代初到大陸訪問,看到大陸同行在兩個城市間的合作仍靠書信聯繫-一往一返要半個月以上,心裏很有感觸。一方面敬佩大陸同行對於專業的執著,在這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仍能夠有高水準的產出;另一方面也感悟到自己的幸運,電子郵件讓邊陲地區變得不是那麼的不毛。

然後更戲劇性的變化發生了。預印是我們行業的最重要溝通管道,但是以網路方式傳送障礙重重:一篇預印中包含文字、表格、圖像等不同格式的資訊,這些不同格式的檔案要用 Telnet 以數據的方式各別傳送,收到之後也是分別的檔案。除了文字檔外,印表機得外插卡夾才能另外分別列印表格、圖案。此時我的同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中的研究員 Tim Berners-Lee 結合了超文本 (hypertext) 以及網路,讓原先各形各色的檔案能整合並在網路上同時瀏覽。Tim Berners-Lee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中做的是比較支援、輔助性的資訊科技工作,但他的工作卻比他專注於抽象世界的同事更有貢獻於世。事實上,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_Berners-Lee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美麗物質新世界

我原是個極化約主義的人,研究的東西就是數目不夠手指頭數的幾個粒子交互作用,單純的第一原理,可是不食人間煙火。

自從墮入風塵,從此必須格物致知,沾染觸手可及真實底下的複雜。但是過二十年後,卻在另一層次的學問中重新找到美麗新世界,而這學問是人世的,過程宛如辛棄疾的《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