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南海

以前讀地理時,說是中華民國領土東起東海,西至帕米爾高原,北到大興安嶺,南及曾母暗沙。前三個地標就是在全球的地圖上也找得著,但曾母暗沙?就是在現在的地圖上用放大鏡也不一定找得著。暗沙顧名思義,就是不浮出水面的。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曾母暗沙竟是 James Shoal

前三個地標到現在只供奉在憲法中,但是曾母暗沙到現在還是鮮活。在南海的爭議中,雖然台灣不是愛挑釁的角,但是卻還與台灣密切相關。主要的原因是現在大陸宣稱的 U 型九段線,是沿承中華民國的定義,1936年由白眉初在《中華民國建設全圖》所標出的。而對於南海諸島的事實占領,中華民國最早在其中最大島太平島自六十幾年前長期駐軍、警 (1946十二月十二日由太平艦及中業艦於島上立碑)。在法理上的某些主張,台灣是占優勢的。

島嶼及領海、經濟海域權利主要的法律依據大致上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歷史權利兩種說法。前者大陸認為是近代帝國主義為了利於擴充其殖民地及附屬權益而量身定做的,大可不必理會,所以 U 型九段線是以後者為依據的。

一個國家的歷史與地理是依據國族的集體意志來撰寫的。書中一段敘述了越南關於一些島嶼的主張是源自於法國殖民時期法國曾經占領這些島嶼,所以越南獨立之後應該「合法繼承」這些島嶼。類似的說法我聽過以前印度的同學主張過,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而當時英國對西藏有影響力,所以印度獨立後西藏應該屬於印度;韓國同學也主張北京是韓國的,遠溯至戰國,燕的領域涵蓋河北至朝鮮,遑論其後的各北方民族,包括清的女真族,都是先征服朝鮮再南侵,所以韓國獨立後應該繼承北京領土。南海的歷史反應了周邊各國複雜的歷史情結。

這本書是幾次搭高鐵看完的。書中的觀點雖然未必全然贊同,但相關的材料倒是很周全。單只是文獻就引了 329條。瞭解台灣的最南疆,這是一本啟蒙的書。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殷墟探秘-甲骨文

這是最近出版關於殷商的一本小書:《殷墟探秘-甲骨文》。雖然它的副標是甲骨文,其實沒那麼專注於甲骨文。整體來說,它是一個對於晚商時期文化的整體介紹。雖然不是大部頭的書,但是涵蓋面算是周全,趣味性也夠。這依賴於選題與內容的剪裁。很適合初次涉獵的讀者。

商代遷都多次,這是現代學者沒有異議的事。像《尚書湯誓》上、下就是盤庚對貴族軟硬兼施的文告,而且這二篇可能不是後人的偽書。但是作者只選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這樣內容就有所收斂。兼之殷墟考古自李濟、董作賓、梁思成等考古學大師起頭橫亙半世紀以上的集體努力,又有甲骨文、銘文與出土文物的相互印證,這一段歷史就很有看頭,特別是武丁的配偶之一婦好墓被完整開挖,裏頭的蘊藏十分驚人。婦好也是常領兵出征的將領,這一點從相關的甲骨卜辭以及其幕葬中的武器殉器可見。

介紹這本書還有一點的私心。林姓的太始祖是殷之比干,林姓的總堂號是西河堂,西河就是安陽。這與周史中的殷之三監地望是相近的。《詩經》中的《衛風》、《邶風》讀來都有淡淡的哀思。像張愛玲愛引的《邶風擊鼓》中一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雖然她指的是情愛,但還是掩不住四周隱藏淡淡的悲戚,這原是前朝遺民哀思的寫照。

書裏頭有兩點小趣味。書尾列了約莫一百八十個甲骨文字,容人去摸索一番。龜甲自王懿容自二十世紀初開始搜集至今,約有十五萬片許多是花果飄零,散落各地。上頭的字約有五千多個,成功解譯的約在一千五百之譜,一百八十個已經是其中的一成二了。出現最多的部首我看是人字傍。在甲骨文中,人字是個側影,有伸出的頭、低垂的手、以及略為彎曲的身和腳。人字有時和兵器一起出現,像伐字與我字,這都是很殘忍的形象。手部是另一個常見的部首,它基本的形狀是一隻手臂分叉出三隻手指。現在漢字的提手旁當然是其中一個變形,但是也有其它的轉化。隻字的原形是以手捉鳥狀,上頭的隹是鳥,下頭的又是手,仍然依稀可以看出一豎三叉的原狀。又如登字,原字是雙手持豆器,所以登字頭是左右雙手之形。還可以加一點變化,像鼓字的左邊自然是鼓,而右邊是手持棍棒狀;牧字左邊是牛,右邊也是手持棍捧狀。另一個常見的部首是女字,安是屋下有女為安。此外還有足、目、祖、禾等多個常用部首。認了這些漢字的基本部首,讀書寫字常有新鮮的感觸。

另一個小趣味是書中在描敘玉器與銅器的結合,不知是作者還是原先考古人員的幽默,叫它是「金石同盟」。嘿,這一定也是紅迷,而且是薛寶釵派的。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71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