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人類的演化(二)

人類的家譜 (family tree) 越來越難畫,特別是在亞洲的化石紛紛出土之後。

現代人和尼安德塔人 (Neaderthal) [1] 是較為人知的「近代人」。其它的還包括印尼 Flores 島上的 Homo floresiensis [2],他們存活至一萬七千年前。另外在亞洲的直立人 (Homo erectus) [3] 原先認為在一百四十幾萬年前就絕跡,但現在發現他們存活的比過去認為的要久多了。Denisovan [4] 存活於四萬年前。是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山 Denisova Cave 發現的一個年輕女性指骨。由其粒線體 DNA 分析,與現代人、尼安德塔人不同。而由細胞核 DNA 分析,與曾經在其地居住的尼安德塔人有相當程度的混血。後面這三種都是在亞洲發現的。

在短短的十萬年內,至少有五種以上「近代人」同時存活於地球,並且有基因的交換。有理由相信有更多的「近代人」種有待發掘,畢竟非洲的地表只挖了 3%,遑論其它地區。所以現代人的直系祖先越來越難追溯。

對於中國學者,這也許是一大勝利。雖然以前考古人類學的中心教條 (central dogma) 是非洲單一起源說,但中國一直存有多源說的想法。現在天平逐漸傾向於多元演化,長久處於學術界的陰暗角落,現在也許不那麼孤寂了。

References: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人類的演化(一)

從九月份的 Scientific American, The Human Saga

先睹為快。

90 年以前的理論正統:
1.        人類 (hominid) 大概在四百四十萬年前出現於東非的大峽谷。
2.        一百萬年前,人類第一次出走非洲。在各地有其後裔。
3.        十萬年前以及六萬年前,人類再次出走非洲。
4.        人類依其智慧及工藝技術,取得競爭優勢。其它人種如尼安德塔人因而滅絕。

修正後的看法:
1.        人類至少始於七百萬年前 (查德共和國的 Djurab Desert 化石) 。有可能來自於西非。
2.        二百萬年前人類就出走非洲,在人類演化出長腿、大腦容量及工藝之前。存活至一萬七千年前印尼的 Homo Floresiensis 可能就是其後裔。要不,中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又怎麼說?
3.        尼安德塔人的工藝非常先進。非非洲人每人約有 3% 的基因來自於尼安德塔人。尼安德塔人的 DNA 在現代人基因庫中約佔 20%,對人類的免疫系統極有幫助。Denisovans 的基因則對西藏人的抗山症能力極有貢獻。

這些人類史的改寫我覺得有三個因素扮演重要角色:
1.        對於基因分析能力的大幅改進。這是 2000 左右人類基因圖譜完成後的重大副產品。
2.        新的化石。像南非約翰尼斯堡附近的 Rising Star Cave 發現了近一千六百塊人類化石,史無前例。
3.        對於氣候變遷加入考慮後的影響。


                   (待續)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李香蘭

若是鄧麗君還在,當敬她一聲老大姊。鄧麗君的成名曲《何日君再來》是李香蘭
先唱紅的。

李香蘭算是幸運的了。她證明她日本人的身份而免於漢奸的罪名,躲過一劫。《花隨人勝盦摭憶》的作者黃濬就沒這麼幸運了。他祖籍福建侯官,卻是不折不扣的台灣人。當時台灣是日本的屬地,黃濬在法理上是日本人,卻在 1937 年以漢奸罪處死。嚴格來說,他連漢奸的資格都沒有,最多是間諜罷了。

兩個人情況相似,下場卻大不同,只能說是時代背景下身份認同混亂的悲劇吧!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江淹的彩筆沒了?

在物理學中有各式各樣的常數 (constant)。有些常數一如其名,是恆定的常數;有些常數,特別是用來敍述各種作用力強度的耦合常數 (coupling constant),它會隨著物理實驗觀察的能量尺度而有變化,術語叫做流動耦合常數 (running coupling constant)。簡單的講,這些「常數」事實上是以能量為變數的函數,它們會改變的。這些流動耦合常數包含四種基本作用力強作用力、電磁作用力、弱作用力和重力。像大家熟悉的重力常數就有這樣的性質。

我們一般測量得到的耦合「常數」,都是在一些特定的能量尺度量得的。如果能量尺度變得非常巨大,這些流動耦合常數可能會有急遽的變化,因此極端的物理行徑可能會發生,這些是預期中的事。

看這則報導的標題,我看不到創意,因為這是流動耦合常數的必然結果。如果算出發生真空衰變 (vacuum decay) 的發生能量尺度,這算是科學的預測,但只是常規性的預測。Higgs 粒子是弱電作用的重要一環;弱電作用目前理論與實驗的吻合程度非常高,要計算流動耦合常數的變化並不困難。我還沒有看到詳細預測的內容,不能做有深度的評論。希望這只是記者一如以往的誇大。如果不是,我會非常惋惜一位巨星的逐漸黯然失色。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華人合食的習慣

最近看電視連續劇《大宋提刑官 II》,真長了知識。《大宋提刑官》講的是南宋的宋慈,世界刑事鑑識學鼻祖《洗寃集錄》的作者。宋慈是連《CSI》在劇中都要提一下以顯示其知識淵博的一號人物。

言歸正傳。話說劇中提起宴會合食,每人備兩雙筷子一根湯匙,說是宋高宗南渡後國用拮据,因此改為合食,並每人加公筷一雙,以充份利用食物。這當然是戲劇之言,當不得真。但依稀記得華人的合食習俗是從宋代開始。查了查文獻,合食的習慣的確由宋代開始成為主要的餐飲形式。

唐代以前,華人是分食的,而且是一人一案,或盤膝、或長跽、甚或箕踞席地而坐。《史記》項羽本紀 (大一的國文課本教材!) 中是這麼說鴻門宴的:「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顯然人坐不到一塊兒,而中間還要容留項莊、樊噲舞劍的空間。到了唐代,情形慢慢有些變化。主要的變化來自於幾個方面。一是傢俱的改變,譬如床榻、胡床、椅子、凳相繼問世。而床、案脚也配合逐漸加高。新式傢俱的引入逐漸改變坐姿,慢慢的垂足而坐變成主要的坐姿。腿較舒展,而背有所靠。日本與中華文化的大量交流中止於中唐,所以在坐姿、飲食和喝茶這些日常生活習俗就分了流。

另外的是食物的形式變得豐富,合食使得烹飪較容易,遍嚐佳餚變的可能。即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聚餐的時候人少吃日式料理或西餐,人多的時候吃中餐,這是很自然的選擇,主要的考慮就是東洋、西洋菜是個人分食,而中餐是合食。宋朝雖然在武力上積弱不振,却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年代。有許多現代還盛行的菜餚如糖醋魚、東坡肉等,都是發端於宋。

有幅圖很能說明這唐宋之間的緩慢變化。唐宋之間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中有一截正好有各式坐姿模樣。圖的右上是床榻,坐姿有箕踞的、也有盤膝的。左邊的三張有靠背的高脚椅自然是垂足而坐,但在畫的其它的部份却也有人盤膝坐在有背高脚椅上。至於食物,左右各有擺案,却不是一人一案,似乎食物也分著吃。這正是習俗交替的年代。

由於宋代轉變成合食,筵席變得複雜。有專業人士叫「白席人」,功能有點像司儀。職司其中之一是提示賓客送多少禮的在那一道菜上後離席為宜。看來現代人講:「二千塊退!」也不全然是笑話。


 韩熙载夜宴图